見證台灣百年重要時刻:臺北中山堂/臺北公會堂

Ching / 慶
Mar 22, 2024
中山堂 台北公會堂 日治時期 1940年代李火增拍攝 黑白+數位上色

基本資訊

地點:中正區延平南路
類型:藝文表演、講座、國家二級古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7:00 假日:14:00–16:00
票價:大廳免費,講座大多免費,表演活動依售票網公告。
講座連結:「台北書院」:https://www.zshtpsy.com/
售票網:https://info.npac-ntch.org/index.html

【為什麼要蓋「臺北中山堂」?】

「臺北中山堂」原名「臺北公會堂」,是於1928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拆除清朝的行政機關「布政使司衙門」跟「欽差行臺」,遷至現今植物園與圓山舊兒童樂園,原地興建臺北公會堂。

布政使司衙門舊址

公會堂於1932年11月23日開工,工程費時四年,於1936年12月26日落成啟用,主要設計者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臺北高等法院」、「台灣總督府」的建築設計師井手薰,關於這個大師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這裡:

全部工程共耗費98萬日圓,動用工程人員 94,500 人。是容納人數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的公會堂。

沒錯,公會堂不是獨一無二的名字。

大正年間(1910到1920年代),日本各地都有建造名為公會堂的藝文中心,台灣在各地興建了不少,例如第一座公會堂:台南民權路上的舊社教館,不過光復後多數遭到拆除。

【為什麼「臺北中山堂」很重要?】

日治時期及光復初期都在此舉辦過不少重要大典,如:1946年台灣光復一週年紀念大會、第2~5任總統就職大典、外賓國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成立大會、「臺灣省自治青年同盟」成立大會等,1949年曾做為國民大會議場及立法院議事廳。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在臺北中山堂舉行

中山堂還有許多珍貴的第一次,如:台灣第一座天文觀測站、知名舞蹈家蔡瑞月首次舞蹈創作發表會、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首次公演、楊三郎首次台語創作歌曲發表會、李梅樹第一屆個人油畫展等。可謂是見證台灣歷史變遷的重要建築。

李梅樹中山堂個展

中山堂外上下風格相異的孫中山銅像,也有不少故事。雕像是跟公會堂一起蓋的,上頭自然不會是孫中山,而是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祝辰巳。光復後,隨著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基座上的雕像也換成了孫中山。

銅像附近留下的城牆,則是清代留下的。當時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來台治理的最高行政機關就是中山堂現址的「布政使司衙門」,掌管全台財政、兵馬、錢糧和戶籍,城牆把官民分界,強調階級地位差異。

城牆

日治時期初期,「布政使司衙門」也被當作臨時的總督府辦公廳,直到總統府蓋好。

【「臺北公會堂」的建築特色】

臺北公會堂佔地約6,000平方公尺,考慮到臺灣多雨、高溫、易長白蟻的特性,建築設計師一改日本傳統木造建築,決定用鋼筋混凝土造,聳立至今也證實其遠見。

臺北公會堂一共三層,正面入口門廊以弧形三拱圈設計,柱身崁有壁燈,作工非常精細。門口設計是日治時期著名的停車廊道「車寄」,有鑑於平民多無鞋,下車處還有洗腳池,方便風塵僕僕的來賓洗淨再進入。

洗腳池

大廳天花板以希臘巨大三角形山牆立面、回教清真寺風格的「穹窿造型」、西班牙式迴廊、中式琉璃瓦、日式木窗作為主要設計風格,反映其欲跳脫明治維新以降仿歐式風潮路線的變換。

【有什麼活動?】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但休閒娛樂場所不足的問題顯現,身為曾是舞廳、表演廳的中山堂,於1999年成為文化局管轄,此後每年舉辦多場音樂會、戲劇、舞蹈等表演活動,加上隨後成立的藝文講座學習中心「台北書院」,中山堂再度成為重要的藝文地標。

無論你是喜愛藝文活動,或是熱中古蹟,都可以在此停留、駐足片刻。

--

--

Ching / 慶

Volunteer English Teacher & Human Observer & GMap Lv. 9 Local Guide & History Lover & Digital Marketer & Data Analyst & Illustrator & Citizen Journalist & More